2016-06-16_广州大佛寺图书馆简介

广州大佛寺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 广州市大佛寺 2016-06-16

  大佛寺图书馆座落于广州大佛寺弘法大楼东侧四楼,成立于2000年9月,是广东省内第一家面向公众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开办之初就立下明确的目的:为四众提供研读经教、树立正信、开发智慧的庄严之地,为社会大众正确认识佛教、了解佛教提供桥梁,为学界建设一个佛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的资料库和信息中心,将其打造成集阅读、教育、弘法、修持、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联系电话:020-83397916


历史沿革

  早在1921年,大佛寺就成立了“广州佛教阅经社”,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并亲笔赠书“阐扬三密”四字匾额以示鼓励,至今匾额尚挂存在大佛寺大殿门前。

  “文革”期间,大佛寺被迫停止宗教活动,至1986年才恢复开放。1996年,耀智大和尚继任大佛寺住持,为承前启后,续佛慧命,于是他发愿绍续民国时代大佛寺成立阅经社的殊胜因缘,创办一个现代化的佛教图书馆。2000年9月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面对公众开放的佛教图书馆,2003年省立中山图书馆将此馆列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教分馆”,已故云峰长老曾为图书馆题词“阅经书念法典常使本性安祥,观佛图想慈容深感身心自在。   


馆藏资源

  图书馆收藏了各种佛教经、律、论及其注解、讲记,佛教教理、史地、哲学、文学、美术、儿童读物、以及各种研究佛教的著作、丛书、期刊和画册。共有佛教各类书籍及世间进步书刊8万余种、20余万册。供读者阅览及借阅。目前我馆还在不断搜集各种与佛教有关的书籍,以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藏经阁现藏有乾隆大藏经、频伽大藏经、大正藏大藏经、洪武大藏经等不同版本的大藏经15种,23套。


文化活动

一、开办佛教读书

  依托图书馆的丰富藏书,自2009年开始,大佛寺每年举办一次广州佛教读书节活动,每届读书节以“书香寺院、智慧人生”为主题,立足于多方位发掘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佛教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每届读书节为期1个月,读书节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包括晒经、佛教绘画艺术展、书法家现场挥毫、“佛教与人生”系列讲座、“智慧人生”系列讲座、《大藏经》展览等等。通过举办佛教读书节,大佛寺较好地担负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为社会民众搭建起一个文化平台,从而体验到读书的美妙乐趣,领悟到阅读对个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


二、开办儿童经典诵读班

  为弘扬传统文化,大佛寺图书馆自2003年起逢周六,日都会举办儿童经典诵读经。诵读班以“知礼、感恩、孝心、关爱”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安排活泼丰富的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近国学,自律自省,增进合作,学习自我管理及培养良好的人格与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独立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开办古琴培训班

  在2003至2013年期间图书馆特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艺术传承人、岭南派第八代传人谢导秀先生担任古琴培训班导师,后因谢老师身体不适,现由他弟子方华先生继续任教,令图书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45

周一闭馆

节假日正常开放


读者证办理方法

1.先到服务台领取一张“借书证申请表”,并填写表格。

2.将所填表格、本人身份证交到服务台,并付40元押金。


读者证管理

1. 退证。经计算机核实无借书记录后,读者凭办证时的有效证件、读者证、办理退证手续。

2. 挂失。遗失读者证的,需及时通过电话或到馆办理挂失手续。未挂失所造成的损失由读者本人承担。读者通过电话挂失后,必须于一个星期内亲自到馆办理相关手续。

3. 补证。持身份证开通借阅功能的读者,遗失证件补办成功后,需重新到我馆办理注册、开通手续。读者证遗失或损坏,读者需持办证时的有效证件和押金收据(无押金者除外)办理补证手续,同时缴纳读者证工本费5元。


图书借阅

一、本馆书籍分阅览和借阅两部分,其中阅览部分的书籍仅供读者在馆内阅览,不得外借,唯借阅部分的书籍方可外借。故请认清书架上的“借阅部份” 字样。阅览室所有音像制品(CD、VCD碟、录音带,录像带,电脑光碟等)全部可以外借。

二、每次外借数量限为书籍两本、音像制品三套,   借期为1个月。在借阅期内可致电图书馆办理续借。可续借2次,如逾期未归还图书,逾期按一册一天0.1元缴纳逾期金。

三、读者外借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请妥善保管,若有损坏或丢失,需按其价值的十倍进行赔偿。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