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留言板
导航项
全站
文章详情
2021-03-20_净宗祖师圆寂日 弥陀经典广流传
净宗祖师圆寂日 弥陀经典广流传
广州市大佛寺
2021-03-20
农历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也是晋代高僧道安法师圆寂纪念日。同日,佛教重要经典《佛说阿弥陀经》由鸠摩罗什大师始译。
印手菩萨
——
道安大师
道安大师(
312或314~385),晋代高僧。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十八岁出家,因其形貌黑丑,未被重视,令作农务。但因博闻强记,数年之后,其师改变态度,令其受具足戒,并准许他出外参学。约二十四岁时,在后赵邺都(今河北临潼)得到佛图澄嫡传,经常代澄讲说,并能解答许多疑难问题,时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誉。佛图澄圆寂后,后赵内乱,道安曾在山西、河北、河南诸地弘法。后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邀请,率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南下襄阳。其后十五年间,道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又为四方从学之士制定“僧尼轨范”,即行香定座上经上讲、六时行道饮食喝时及布萨差使悔过之法。东晋太元四年(379),前秦苻坚派遣大军攻占襄阳,道安和习凿齿被胁迫入长安,道安住五重寺。在此期间,除主持大道场经常讲说之外,道安也组织并参与译经。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总结前代译经经验,对后世佛典翻译之影响极为深远。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二月初八,道安圆寂于长安五重寺。
有学者说,在我国佛教历史上,从广义说,道安是中国佛教学术事业的开创者,史书记载:“晋有道安,独兴论旨,准的前圣,商榷义方,广疏注述,首开衢路。”“序致渊富,妙尽深旨,条贯既序,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出三藏记集》)道安是对佛教经典进行注解、作序、探求其义理的第一人,一生留下疏注著作“二十二卷”,存世序文有十五篇。道安这些著述活动,开创了对中国佛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义学”。道安另一重大贡献则是对佛经目录之整理:他第一次将东汉至东晋宁康二年(374)间所有汉译佛经收集起来进行考订和分类,将它们分为“本录”“失译”“异译”“疑经”及“注经及杂经志”几类,史称“安录”,又称《综理众经目录》,从而开中国佛经目录著作之先河,这一开创性工作之意义绝不能低估。道安法师还有其他不少划时代之影响,如《高僧传》记载,道安俗家姓卫,魏晋沙门依师为姓,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于是改姓释氏,为后世僧徒所遵行。
农历二月八日
《阿弥陀经》始译纪念日。
《阿弥陀经》,又称《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所译,净土三经(净土五经)之一。此经在中国流通极广泛,曾有三次汉文译本。第一译即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二月八日,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译出。第二译是刘宋孝建年中求那跋陀罗在荆州译出,名《小无量寿经》,今已失传。第三译为唐永徽元年正月一日,玄奘法师在长安慈恩寺译出,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罗什译本文字简洁流丽,故诵读者最多。经中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更述六方诸佛印证,使净土信仰明确而平易,人人可行易行,故为净土三经之一。
《阿弥陀经》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详细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和正报世界种种殊胜,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净土法门。佛告诉舍利弗尊者,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个世界里面,有佛名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这个世界的环境,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译者——鸠摩罗什大师
译者鸠摩罗什大师,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具名鸠摩罗什婆,意译童寿。罗什父原为天竺人,出家至龟兹国,婚于国王之妹,生什。什年七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总贯群籍,善于大乘。时在龟兹,秦主苻坚建元十九年使吕光伐龟兹,获什而还。至凉州,闻苻坚败,吕光自立。其后,后秦姚兴伐凉,罗什始入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使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前后译出三百八十余卷,弘始十一年示寂于长安,时为东晋熙宁五年。罗什大师临终有言:
“吾所传无谬,则梵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火化之,薪灭形碎,唯舌不灰。
本文文字及图片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辑 | 如静
审核 | 弘法共修部办公室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