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_关公——从一门武将到皈依佛门为伽蓝菩萨

《十诵律》云:“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房舍故。”“伽蓝”又名“僧伽蓝摩”,是“众园”的意思,一般是指僧众居住的场所,也就是指“寺院”。在汉传佛教寺院中,为了僧众能专心办道及诚谢护法神的护佑之心,特别在寺院建有“伽蓝殿”,专门供奉伽蓝菩萨。伽蓝菩萨,有广义和狭义的意思;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早期佛教中通常以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和波斯匿王来代表伽蓝菩萨。狭义而言,指守护伽蓝的诸位菩萨。
伽蓝殿一般在寺院大雄宝殿的东侧。有些寺院伽蓝殿两侧还供有十八伽蓝之神,统称伽蓝圣众菩萨。佛教传入中国,关公归佛的故事流传开来之后,比较普遍的是用关公形象作为伽蓝菩萨的代表,中国民间称伽蓝菩萨为伽蓝尊王、伽蓝千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三国著名将领关羽关云长,是如何与佛教结缘,又是如何成为守护寺院的“伽蓝尊者”的。据《佛祖统纪》卷第六记载:天台祖师智者大师于隋开皇十二年,也就是公元592年,到现在湖北荆州,当阳玉泉山附近,见当地山明水秀,因此,想在当地建立精舍,重修十住寺,在此弘扬佛法。寺院附近,有一大池,离池北面百余步远,有一大树,非常茂盛,故智者大师就于树下打坐禅定。忽然有一天,天地晦暗、风云变色,妖象四起,此时出现一条巨蟒长十余丈,现凶恶之像,各种妖魔影像现前,以及出现各种刀剑、炮矢,如雨般的落下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持续了七日,但智者大师依然不为所动。后智者大师开口说:“汝所为者生死众业。贪着余福不自悲悔”。大意为“你所做的,不过都是一些罪业罢了;倚仗着自己剩余的福报,贪着世间的一切,而不忏悔,有何意义?”待智者大师话音刚落,现前大各种恐怖的妖象顿时消失了!原本天地晦暗、风云变色的景象也消失了,天空晴朗,明月现前。此时出现了二位男子,看起来相当有威仪,具备王者的风范,比较年长的那位,有丰厚的美髯(胡子),而较年轻的那位,戴着冠帽,长相秀气。年长者,向前向智者大师致意,说明自己是“关羽”,由于汉末时局纷乱,欲复帝室,但事与愿违,心有不甘,死后据山为王。智者大师告诉他:”我希望在此地建立道场,弘扬佛法。“关羽:“原来如此,请大师先原谅我之前的愚昧行径,并慈悲摄受我俩,大师若欲兴建佛寺,有一座形如“覆船”之山,那里的土石深厚,适合建寺。我与子平,将协助建寺,护持佛法,请大师先于此处,安心禅坐,七日之后即可完工。”于是智者大师,就继续入定禅坐,并于七日后出定,出定后前往关羽所言之处,大师见到原先有千丈湫潭(大池、大潭)之处,已被填平,眼前所见乃一庄严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真可谓鬼斧神工之作,于是智者大师,就引领学众,入驻于内,日夜精勤弘扬佛法。在智者大师于当地,演说佛法之后,有一日,关羽又于大师面前出现。关羽说:弟子今日获闻“出世间法”。愿洗心易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于是智者大师,就授予关羽三皈五戒,成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也成为一位护持佛法的大护法神,其神威德远布千里,远近驰名,瞻仰祈祷者,莫不肃然起敬。这就是关羽与伽蓝菩萨的故事。农历五月十三日是伽蓝菩萨诞辰,众多寺院都会供斋斋,以感念伽蓝菩萨守护道场及护持佛法、护持修行人的恩德。大众也可随喜参加,供佛斋僧,功德无量!
《佛祖統紀》卷6:「十二月。師至荊州旋鄉答地。將建福庭。乃於當陽玉泉山(此地在隋通為荊州。朱梁時分。置荊門軍)創立精舍。及重修十住寺。道俗稟戒聽講者。至五千餘人。初至當陽望沮漳山色堆藍。欲卜清溪以為道場。意嫌迫隘遂上金龍。池北百餘步有一大木。婆娑偃蓋中虛如菴。乃於其處趺坐入定。一日天地晦冥風雨號怒。妖怪殊形倏忽千變。有巨蟒長十餘丈。張口內向。陰魔列陳砲矢如雨。經一七日了無懼色。師閔之曰。汝所為者生死眾業。貪著餘福不自悲悔。言訖象妖俱滅。其夕雲開月明。見二人威儀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發。前致敬曰。予即關羽。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故王此山。大德聖師何枉神足。師曰。欲於此地建立道場。以報生身之德耳。神曰。願哀閔我愚特垂攝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當與子平(蜀先主拜羽前將軍。率眾攻曹仁不克。孫權已據江陵。羽因遁走吳馬忠獲羽及其子平。於章鄉斬之。唐書。羽生侍中興。其裔孫播相德宗)建寺化供護持佛法。願師安禪。七日以須其成。師既出定。見湫潭千丈化為平阯。棟宇煥麗巧奪人目。神運鬼工其速若是。師領眾入居。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曰。弟子今日獲聞出世間法。願洗心易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秉鑪授以五戒。於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遠近瞻禱莫不肅敬」(CBETA, T49, no. 2035, p. 183b5-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