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_同修玄妙佛典 共证如来法身——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22)

同修玄妙佛典 共证如来法身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22)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

同修玄妙佛典 共证如来法身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

“众生受苦时,我们要施予更多的慈悲心、同情心,方能化解”

——耀智大和尚


《华严经》经义难思难议,菩萨行愿难行能行,弘宣大乘,乃佛子之本怀,广州市大佛寺方丈上耀下智大和尚,发愿弘扬此部圣深经典,为众开示《华严经》(八十卷 唐实叉难陀等所译)<净行品>,与大众共沾佛恩,共沐法喜。
<净行品>中,覩事境愿,分十九科,今天耀智大和尚继续为大众开示第六大段第二小段睹事境愿,偈颂第二首: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大师,讲说《华严经》达五十遍,著作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对于这首偈,清凉大师疏中表示,“若见大柱”,旧经翻译成“大树”,梵语翻成中文,中国音译为“萨担婆”。在古印度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大柱”,一个是大树。所以在《六十华严》这首偈是“若见大树”,《八十华严》里面,这是“若见大柱”。其两者都有能承重、能承担的意思。发大愿的菩萨,在路上所看到的一切,所想所念,念念都是有度众生的大愿,念念要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愿众生离“诤心”,无有“忿恨”。从佛法上来说,“诤”是恶的缘,“忿恨”是业的因,这两者,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乃至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怎样去化解此不善且障道之因缘果报呢?耀智大和尚表示,要用“慈悲”去化解。此节开示中,耀智大和尚将会结合当今社会上现实存在的问题,引经据典,为大众作出如何在生活中运行“慈悲”去化解懊恼的众生。像这个大树或者大柱它能够荷负、荷担,能够担起这个重担,帮助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节节高升。
由于寺院尚未恢复对外开放,广州市大佛寺每天都会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华严经》共修的内容,大众敬请关注,可于家中云端共修殊胜经典!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1)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2)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3)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4)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5)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6)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7)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8)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09)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0)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1)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2)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3)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4)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5)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6)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7)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8)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19)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20)

耀智大和尚《华严经 · 净行品》讲记(21)






编辑 | 如静
审核 | 弘法部办公室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