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3_善友康乐社 | 慧开法师解密《阿弥陀经》——如何往生佛国净土
视频 | 阿弥陀经的现代解读 兼论现代人研读佛经的心法秘籍

2019年11月3日上午,佛光山寺副住持、南华大学专任教授慧开法师于广州市大佛寺普觉楼三楼讲堂为善友康乐社第十二期癌症康复营学员们开示《〈阿弥陀经〉的现代解读-兼论现代人研读佛经的心法》。常住法师、癌症康复营第十二期学员们及社会善信共计500余人与慧开法师对佛学经典有独到的认识。他以丰富的人文社科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与佛性修持的深刻见地,向康复营学员们及十方善信开示生死自在的心法秘笈,告诉大家如何研读与受持佛经。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现代人为什么要研读佛经?
研读佛经有什么利益?
古代的佛教经论能够给现代社会与现代人什么样的启示?
佛经很难读不懂怎么办?
如何读诵才有利益?
法师开示说:佛经是人生的地图与指引,为人指点迷津;佛经是智慧的宝藏,为人破迷启悟;佛经是生命的武功秘籍、练功的秘诀手册,可以提升及强化我们的内功修为,得以面对生命的困境及突破生命的障碍。佛经的智慧义理,无分古今,历久弥新。人生虽变幻无常,但万变不离其宗。佛经的内容及义理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修道的指引与证悟的心法,这是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指南和心灵药方。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佛陀对大众的开示,一向是针对众生的根基应机说法、随缘度众,祖师大德及古圣先贤的讲义注解,可以帮我们理解经文的奥意。佛法浩瀚如海,深浅不一,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心研读,假以时日终究能够明了佛法奥义。任何人即使慧根不及,也可以从现在开示培养,依教奉行,老实修行一样可以开悟证果。只要能够用心读,而且读的时候要三业相应,还要能够如理思维,就会有所受益。法师开示受持经文的心法要领:怎样才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如何能够往生佛国净土?
法师开示说:所有的佛经,都是先由佛弟子提问请法,释迦摩尼佛针对弟子所问而宣说开示,但《阿弥陀经》是释迦摩尼佛主动开示宣说。慧开法师主要介绍弥陀净土的自然环境、生活及教学环境、超现代的进阶教学设计、师资及学长、入学条件及入学须知、(佛)国际教学联盟,鼓励众生申请入学。上述耳目一新的诠释让大家印象深刻。接着,法师又为大家解秘念佛三昧的现代意义,建议众人可依《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开示的念佛三昧要旨,都摄六根,培养信心与愿力。《阿弥陀经》启示我们,欲往生佛国净土,见佛闻法,必须要信、愿、行资粮具足。信者即坚信佛言不虚,深信法门殊胜,自信己力可及;愿者即深心发愿,求生净土;行者即欢喜信受,依教奉行,正助双修。法师开示说:当已经确知面临一期生命的末期时,就应该要一心一意求往生,而不是求生。求往生绝不是放弃生命求死而是要养精蓄锐,保留足够的精神与体力,集中心念,发愿往生及持诵佛号,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而来接引的契机。因此,一个人发愿求往生无碍于好好地活着直到往生,这是生命永续的具体实践。反之,若违背现实到了生命后期一味求生,不断遭受医疗的不当干预,结果会因为耗尽仅有的精神体力而不得善终。真正的往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动,必须要有足够的精神与体力支持才能完成。真正的舍报往生,不是死掉而是在活着的状态下舍弃报身往生。因此,想要“蒙佛接引、如愿往生”,就是要在临终舍报时,保证精神和力气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想要潇洒走一回,千万不要让自己拖到老病体弱气衰,甚至于失智痴呆甚至死掉,而是在现世当中还好好活着的时候,就要开始努力认真地做好功课,福慧双修,力行三好,将来能够身心优雅地潇洒去来,这就是人间佛教生死自在的具体实践。

最后,慧开法师将两则四句偈送给大家:“真诚拥抱生命,坦然面对老病,自在迎接死亡,永续经营来生。”以及“活得充实而精彩,老得成熟而睿智,病的深思而豁达,走得潇洒而无憾。”祝福大家能够生死自在,期勉大家不必惧怕死亡,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
慧开法师字字珠玑,幽默生动的演说,贴近生活的例证以及自己的体证,拉近了在场信众与经典的距离。讲座后,听众与法师积极互动,现场法喜充满。

供稿:康乐社通讯组
摄影:李国坚
编辑:如静
审核:弘法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