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普觉之舟义工成长计划第三讲----
大佛寺坐落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上,正处于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核心区,是一座隐匿于繁华都市中的清净道场。为了让广大的义工菩萨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大佛寺,以便于日后更好的参与和护持大佛寺相关弘法工作,于2019年1月4日,大佛寺普觉之舟义工部在大佛寺普觉楼三楼举行《大佛春秋》学习讲座,特别邀请大佛寺方丈办公室主任:能觉法师主讲。义工部如丛法师主持此次讲座。共计二百余名义工与会聆听法师开讲。
能觉法师首先从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讲起,释迦牟尼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而“释迦”是他所属的部落的名称,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有“文”、“寂静”之意。“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也可称为“世尊”或“佛陀”。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之化仪,可用“八相成道”简略说明。这八相分别为:一、降兜率;二、如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说法;八、涅槃。
诸佛皆从兜率天降生,释尊也是如此。佛陀因悲悯一切众生,所以在兜率天宫看到度化众生的因缘已成熟,便从兜率天降生人间。
当决定来娑婆世界成佛后,便选择了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作为母亲,于是化成一只白象投入母胎。
摩耶夫人在遵照古印度的习俗,回娘家生养,当其走到花园时,因路途劳累准备扶树休息,此时,悉达多太子便从右胁出生。出生那一刻,地方开满了莲花,悉达多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悉达多长大成人后,在走出皇宫游玩时,看到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之后,大受触动,决心出家。
悉达多在出家后,经历了六年的刻苦修行,但并没有获得解脱之道。后来,悉达多放弃了苦修,在菩提树下席地而坐,发愿道:我若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便永不从这颗树下起来。魔王波旬得知后,大为惶恐,便派遣他的魔子魔孙前来干扰。悉达多一心悟道,成功击退魔王的各种干扰,最终降服了魔王。
在降魔成功之后,悉达多于菩提树下摄心端坐,勇猛精进,终于在第四十九日的上半夜悟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
悉达多成道后,号释迦牟尼佛,决定去度化曾经追随他的五位苦修者,于是到他们修行的地方,为其讲说四谛法,这就是著名的初转法论。此后,佛陀在后续的四十九年中陆续开始讲法。
为了让世人发起更精进勇猛之心,佛陀决定示现涅槃,让人们知道世事无常、生命苦短的道路。最终,佛陀在婆罗双树间示现菩提。
随后,能觉法师说道,深入了解佛陀的一生,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学佛,简单而言,就是以佛陀为榜样,闻佛所言,学佛所行。佛陀的整个修行过程,对于每一个佛弟子都有借鉴的意义。
千年古刹几沧桑 谈大佛寺历史沿革
法师谈到,纵观大佛寺的千年历史,时盛时衰,有兴有废,但在关键时候都能力排业障,使寺院得以保存,慧灯得以延焰。
▲南汉新藏寺(模拟)
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
▲元朝福田庵(模拟)
▲明代龙藏寺(模拟)
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大雄宝殿座北向南,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冠,虽历三百多年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 伽蓝殿以及“ 佛境”、“ 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 广府五大丛林之一。文革后,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经努力,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各高6米重10吨,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1993年8月9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月15日广州大佛寺毗卢殿暨弘法大楼落成开光典礼,自起建以来,得到诸方贤达的大力支持,工程建设历时5年,标志着大佛寺第一期复建工程基本完成,也预示着大佛寺即将开启辉煌的弘法新时代。弘法大楼共九层,其中地上七层、地下两层,全仿古楼阁式建筑,大楼占地235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8834平方米。大楼一、二层为毗卢殿;三层为大礼堂、讲坛;四层为念佛堂;五层是省内首家佛教图书馆,藏书23万余册,对公众提供免费阅读和外借服务;六、七层设禅堂和万佛阁,坐禅修行供奉万佛;东侧副楼设素食阁,书画艺术展览室、方丈室。毗卢殿暨弘法大楼集拜佛、禅修、接待等功能于一身,正式开光投入使用后将更好地续佛慧命,服务于十方信众。
耀智大和尚自从1996年4月正式出任大佛寺住持以来,担当起中兴佛教丛林,举办四众共修、创办文化教育、开拓公益慈善、创新社会服务等佛教事业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成绩斐然。
一、发愿中兴道场,安众办道;
二、创建现代化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
三、创办《如是雨林》刊物;
四、举办佛教读书节和成立青年读书会;
五、大力开展心灵疏导;
六、成立岭南佛教文化研究院;
七、组建大佛寺弘法共修部;
八、举办癌症患者康复营培训班;
九、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十、积极开展公益慈善事业。
最后,如丛法师总结道,大佛寺如今的繁华与庄严,让人肃然起敬,这一切离不开大和尚悲心宏愿的引导,离不开他二十多年的艰辛劳累。更离不开十方善一点一滴的善缘成就,每个发心来大佛寺护法的义工,都要珍惜这种难得的因缘,不忘初心,勤修六度,慈悲喜舍,自利利他。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能觉法师妙语连珠,引得现场听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让义工菩萨们在欢愉之中感受到佛法的慈悲与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