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_青年读书会|抄经是一种修行

青年读书会|抄经是一种修行

铁钩银画练心境,书道通禅为追求,临摹心经达道用,日夜用功忘春秋!9月25日晚上6:30开始,于大佛寺普觉楼四楼青年读书会抄经班迎来了第二十六次抄经,四十多位学员听明兰法师讲解了《临摹的方法》,并运用了学习的方法抄写了《心经》,大家的书法理论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法喜充满。

抄经是古代保存经书的一种方法;抄经可以集中精力、训练烦恼、亲近佛法、增长智慧;抄经可以提升境界以书通禅,达到书禅合一。抄经可以增福延寿远离一切恶缘获得善神的卫护。



一、抄经方法的起源


抄经的方法起源于西元前一、二世纪。佛教行门之一的抄经,有时亦称为写经,即是用最虔敬的心来抄写佛经。抄经约起源於西元前一、二世纪,初期写经的材料,大多使用贝多罗叶,後来渐渐有素帛、金、槐皮、桦皮、竹帛、纸等;书写之用具,则有笔墨、棘刺等。古代写经遗品中,最常见者为贝叶,如现存之梵语原典即多以贝叶书写;较晚则以纸、墨书写。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几乎是中国传统文人共同的精神素养。它不但是体现中国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亦是东方文化特有的一项艺术瑰宝,可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中国书法从形象艺术的角度来看,它能以丰富多彩的形象,反映生命,表达心灵深处的感受,所以它是一种对人身、心两方面均极有益处,能感动人心的艺术。书法作品不但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说,用途更广。因此在中国,自东汉开始翻译佛经之同时,即有笔墨书写之经典。译成之经文大多由笔受者等直接以笔墨书写下来,其後复因为流布经典,更将译文辗转书写,由是,写经之风,大为盛行。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经圆融精妙的思想、精美优雅的语言文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等抄写流传佛典。从六朝、隋、唐到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现代,均有不少寺院僧侣是有名的书法家,以抄经为媒介,接引文人、士子皈依佛教;而士大夫、文人又以书法抄经酬谢助扬佛法,所以产生了不少抄经的书法名作。如王羲之书《佛遗教经》;唐邕书《维摩诘所说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心经》等;智永禅师书《千字文》;南唐後主李煜书《心经》;苏轼书《心经》、《金刚经》、《华严经》、《楞伽经》、《圆觉经》;黄庭坚书《文益禅师语录》;柳闳书《楞严经》;苏过书《金光明经》;宋高宗书《金刚经》、《心经》;赵孟书《金刚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妙法莲华经》;林则徐书《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大悲咒》、《往生咒》等;欧阳渐书《心经》;溥心畲书《金刚经》及其他血书经典;弘一大师书《华严经》、《心经》等等,这些书法作品利益了抄写者也保存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抄经具备无上的功德利益


(一)诸经论中所讲的抄经功德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可见书写《法华经》能为自己或父母、师长、子女等祈祷消除灾难、增长福报、增延寿命、成就心愿。

《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记载“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八大愿、常随佛学。意思是: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布施度, 曾经剥身皮作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 所抄写的经典累积如须弥山一般高。 因为尊重法的缘故,不惜生命,故得成就。更何况其他一切:王位、宫殿等。所以,我们应该效仿、学习佛因地的修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辩中边论》卷三中,提出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等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无著菩萨也说抄经有五种功德:可以亲近如来;可以摄取福德;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可以灭罪。所以抄经被认定是受持经典很好的方法之一。

在《金刚经》、《法华经》、《药师经》,乃至《地藏经》、《维摩诘经》、《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等等诸多重要大乘经典中,都明示书写佛经、受持读诵、广为传播,有极大的功德。因此,从六朝以後各朝代都有非常多的虔诚佛教信仰者,包括出家僧人和帝王、官吏、宫人、士大夫、平民等在家居士,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写经;或者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超荐亡人而写经。例如明代的明勋法师,未出家前为中书舍人,一日忽患人面疮,痛不可忍。後来由於书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及《叁昧水忏》,遂使疾患不药而愈。又如宋代温州参军,书写《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奉,於乘舟涉海还乡途中,虽遇风难,而能平安抵达到岸。日本弘仁九年(818)春,日本国中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嵯峨天皇深感痛心。後因弘法(空海:774-835)大师上奏,以一字叁礼竭诚之心抄写《般若心经》,在《般若心经》净书完成之际,立刻有了灵验,疫病即时被控制,全国欢喜之声遍及大街小巷。之後为了解救国家的灾变、民生的疾苦,後光、後花园、後奈良、正亲町、光格等五位日本天皇,亦举行写经。这些抄写的经文与《般若心经》一同被奉祀於大觉寺的心经殿中。从此日本全国人民倾心於《般若心经》的抄写奉祀。




(二)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


1、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也得转经。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3、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5、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做吉利。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揭转男身。9、勇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三)其他法师论述抄经的利益

在佛教界,台湾圣严法师更是积极鼓励大家书写佛经。他在《抄经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书写佛经的目的有二:一、为了流通传布佛经,分享更多的人,传承更久的时间……二、为了加强记忆印象。抄写佛经,比读诵佛经的功效更大,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之后,纵然不能舌灿莲华,也能渐渐地跟所抄的经义身心相应,化合为一。”所以,圣严法师明确强调:“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

国内的宗舜法师在《抄经的意义》中论述抄经可以“一举四得,动中修禅”。 禅,梵文禅那,汉语译为“静虑”、“思维修”,按照《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的起源,可远溯自印度古奥义书时代。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冥想,即称为禅那。佛教更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获得涅槃之重要方法。中国禅宗的祖师早就指出,行住坐卧皆能入定,语默动静无不是禅。抄经则不仅能培福报、增智慧,而且在笔与纸的接触、心与手的协调中,由身动而至心静,同样也能体会到禅定的喜悦,是典型的动中禅。此外,抄经还能帮助我们重拾荒废的毛笔书法,俗语所谓:“字无百日功。”就是说,如果用心习字,不用一百天的功夫,就能掌握书法基本功。由此可见,由抄佛经而“培福报、增智慧、修禅定、练书法”,一举四得,功莫大焉!


三、抄经的礼仪和方法


1、准备好笔、墨、纸、墨碟。摆放抄经纸于毛毡之上。用镇纸压住抄经纸,避免高低不平。2、洁净双手。有条件可用含有植物香料的香水沐手。3、抄经前端身正坐,最好静坐三分钟,收摄身、口、意。关闭手机等设备,杜绝其他干扰。4、有条件时焚香一支,传达诚意,供养三宝。无香亦无妨。5、双手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6、诵念一遍“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随后静心抄经。7、抄经完毕,双手合掌,念诵一遍“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可为自己某个愿望作特别之祈愿。8、也可以念诵《祈祷加持颂》:“弟子某某,心香诚献,伏祈诸佛,不违本愿。作我依祜,救我厄难,消我众病,免我毒患。灭我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见闻随喜,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祈愿自他均沾法喜,众生皆得解脱。9、待抄经纸晾干,卷起置于经筒中,供养在佛堂或者高洁之处。10、及时清洁笔和墨碟,归置本处。抄经功德圆满。


四、抄经的注意事项

抄经即是借着抄写经书来净化心灵,所以抄经是一种修行,藉着抄经也能实践六波罗蜜。抄经与人结缘,不但是弘传佛法;如果将抄经功德回向给众生,亦是最好的布施。抄经时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此时身、口、意业,全与佛法相应,即是持戒。又抄经是将经文一字一字慎重地抄写下来,所以必须以正式的书法字体抄写,不但要字体工整,又要注意不可写错字,不要有脱漏或重覆的情形。写完後,再校对一次,若有错处再予以订正。无论是抄写心经或其他佛经,尽可能整卷一气呵成,不可半途而废。这些对初学者而言,即使是像《般若心经》这样短的经文,要用毛笔写得工工整整,也是非常辛苦,必须相当有耐力才能完成的,所以从这当中即是忍辱修持的训练。

抄经的书法作品除了讲究正确外亦要有美感。因此必须一心一意一字一句不断地练习,才能将经书写得工整、完美。如果把抄经当成每日修行的功课,时时刻刻保存一个信念:要持之以恒,即使每日只进步一点点,也要自己的字一天比一天漂亮,笔法一日较一日正确,如此必然能培养长期的精进心。

抄经应该是一字一佛,将每一尊佛都印入心中。用最虔敬的心抄写佛经,投入身心之全部力量,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所以较能集中精神。一个人集中精神後,就不容易为外界所动摇,进而能断除各种杂念,使心境清净平和,由一心一念转为无心,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能一心不乱,则无论做任何事,必然能发挥无限潜力,同时我执及因我执所生的烦恼,也能一一除尽。因此,用心抄经就是在一笔一画中当下醒悟,反覆地体验“禅定”,并借此逐渐地接近佛法,培养定力和悟性,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括性的说抄经需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1.一定要沐手;写经是一次心灵荡涤的过,而我们的双手是触及万物之表,因此,抄写心经一定要手心洁净,一定要沐手,否则写出来的是污经。2.忌字迹杂乱;写经是将崇高的经文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所以先决条件是字体要写工整,最好是以正楷书写。3.忌错字;抄经不是打手稿,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信笔挥毫,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字字准确,千万不要写错字,或有脱漏、重复的情形。4.忌精神分散;写经,要心无旁骛,这正是写经的最重要目标。大家在写经时要集中精神,不要像有些人在写经时戴耳机,甚至有些人边写经边讲话,还有边吃东西的,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要能够集中精神。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够专心,好好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完成。5.忌应付;在抄写以前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来抄写,并且最好先读诵过一遍。既来之则安之,禅宗说要活在当下,来到这里就用最虔诚、恭敬的心好好的来抄写,并且最好是能先读诵过一遍,这样会比较好一点。6.要回向;抄经要回向,也就是分享,我们要将写经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具正知见,乃至究竟成佛。不论修什么功德,甚至念佛、禅修、出坡作务、抄经我们记得每次做完之后一定要回向。抄经如此,不要自己独享,而要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使功德有明。7.忌半途而废;经是一种修行方式,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以培养自己长期的精进心。什么叫做精进呢?凡事能够持之以恒,并且养成习惯,就是精进!

   


抄经是一种修行,是一种缓慢的与自我对话,让自己放下身心的烦恼干扰,让眼到、手到、心到最终达到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的技术过程。抄经是一种修行,它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论、心法论、美学论最终由自及人,人我合一共同的促进。抄经是一种修行,它能通过我们的心嫁接禅的境界,打通书画线条和空间布白达到书画禅意的表达,也能通过线条和空间实现禅书合一的修炼。


供稿:明兰法师

编辑:璎珞

审核:大信法师、明兰法师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