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佛 寺
耀智大和尚开示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这是僧众早食时要念诵的内容。
那么,粥究竟有哪十种利益呢?
《大明三藏法数》中说:“粥十利”出《摩诃僧祗律》。
佛在舍卫城时,难陀母以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以粥有十利故。而时世尊即说偈曰: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辨,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
《三藏法数》析十利曰:
一、资色,谓资益身躯,颜容丰盛,故云资色。
二、增力,谓补益尪羸,增长气力,故云增力。
三、益寿,谓补养元气,寿算增益,故云益寿。
四、安乐,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
五、辩说,谓滋润喉吻,论议无碍,故云辩说。
六、除风,谓调和通利,风气消除,故云除风。
七、消宿食,谓温暖脾胃,宿食消化,故云消宿食。
八、辞清,谓气无凝滞,辞辩清扬,故云辞清。
九、除饥,谓适充口腹,饥馁顿除,故云除饥。
十、消渴,谓喉吻洁润,渴想随消,故云消渴。
静住或闭关者,由于活动比较少,所以要注意调食,以清淡适中为好,一天最少要吃一顿粥,以使身体轻利,心神明静。
经常讲经弘法的法师,最好在讲课前吃顿粥,这样就能够“论议无碍”、“辞辩清扬”,相信听众也欢喜悦意。
喜欢长寿、钻研养生之学者,这也是必修之课程。
消化不良、患有风气者,食粥就是最好的良药,你也没必要上药店了。
余因静住少行,以致消化不良,苦恼不已,后食粥得愈,因寻典章,抄录于此,以为修学者调身之参考尔。
供稿:耀智大和尚
编发:晓见居士
审核:明兰法师
广 州 市 大 佛 寺
长按|识别|关注
↓ 点“阅读原文” ,回看“《杂记》笔记”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