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_精进佛七龙天喜 四众学法道业成——大佛寺佛七开示集

精进佛七龙天喜 四众学法道业成——大佛寺佛七开示集

原创 办公室 广州市大佛寺 2018-01-01

大佛寺恭祝大家

2018元旦快乐,六时吉祥!


   精进佛七龙天喜

               四众学法道业成





耀智大和尚带领常住大众师父及莲友们每天精进闻法修习


大佛寺为期七天的法会正在举行,时间从2017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持续至十一月十七日。自佛七法会殊胜开坛之后,耀智大和尚带领常住大众师父及莲友们每天精进闻法修习,讲开示,绕弥陀,跑西方,证菩提。每天五支香,有序进行,解行并进,法喜充满。


第二、第三天由念佛堂堂主开示


佛七期间每天安排法师为大众讲经开示。自佛七开坛耀智大和尚慈悲开示之后,时至今天,已有两位常住法师为莲友大众们作了精彩开示。第二、第三天由念佛堂堂主开示,第四、第五天由明兰法师开示。

第四、第五天由明兰法师开示

念佛堂堂主开示


大和尚慈悲开示之后,第二、第三天为念佛堂堂主开示,主要是针对念佛人如何出离裟婆之苦,如何培养信、愿、行增上往生资粮,如何灭除修行的障碍而展开的。法师开示的要点如下:


一、裟婆世界的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二、要想往生净土,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和尊敬师长。孝养父母有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让父母衣食住有保障;养父母之心,让父母的心安顿下来;养父母之志,引导培养父母的意念。尊敬师长就是尊重智慧和法的来源。


三、慈心不杀与吃素指导。念佛之人不杀生,饮食要从吃荤逐渐减少、过渡到全素。吃素应有四菜一汤,念佛的人注意营养搭配和健康饮食习惯。


四、念经诵佛的注意事项。念佛要有信、愿、行,只有信、愿、行具足了,才有行持的作用力。信自己能成佛,信弥陀的愿力;行持诵佛号之事,口念六字洪名,意存观想弥陀慈容,身跑西方,发愿往生。接着又讲了“心依道”跟“心与佛背”的区别。“心依道”才能依法修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心与佛背”喊破喉咙,也是徒劳,说明了念佛人需要注意用功的方法和要点。


五、出现佛号控制不住时的对治方法:一可观想淡化念头;二可观想身体。


六、修十善业。运用修十善业的方法,处理家庭中的夫妻、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单位的上下属之间的相处之道。犯错须忏悔,忏悔得安乐。


七、福报的增长之道与攀缘损福的区别。有小人行为,则福报折损。有利他之心,则福报增长。每个人应该尽自己做人的本分,行善之道,自律,不要求他人,不攀缘。


八、三大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对比与区别。



明兰法师开示



第四、第五天由明兰法师开示。法师首先赞叹大家一年来精进地修学、认真地工作,随后祝福大家佛七期间身心安稳、道业增上、体证菩提、圆成佛道。接着法师进行了开示:


一、分享法师学佛20多年以来,对于修行的认识,归纳为四句话:佛教的基本规律在因果规律;佛教的核心精神在智慧解脱;佛教的下手之处在发菩提心;佛教的得益之处在生信感通。针对这样的认识,就当代学佛人所犯的五种毛病进行分析:自我矮化、自我俗化、自我异化、自我消解、自我诽谤,这五种毛病成为障碍我们学佛的拦路虎,消解了佛教的神圣性,降低了佛弟子的自我认同感,所以作为我们当代学佛人应该要有自信。工作上要出色,家庭里要和谐,生活作风要高尚,化佛的智慧为自我的智慧,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益。只有受益的佛法,才是活的佛法,只有活的佛法,才能让佛法传弘开来。法师接着说,为什么要学习念佛圆通章呢?是因为念佛圆通章能对治我们没有信心的毛病,没有受用的障碍,学习念佛圆通章能认识自我信念、能转化环境为道用、能建立修行信心、能圆成菩提佛果。


二、讲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主要内容: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询问诸大菩萨进入禅定、获得开悟的方法,大势至菩萨说他以念佛方法修学成功,其关键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集中心思,忆佛念佛,维持净念,相续不断。接着讲解了念佛的四种方法: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


三、念的容量。为了让大家明白念头的重要性,法师讲了一念涵盖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念心可以让人成佛,也可以让人下地狱。一念心含摄了十法界,有了这样的原理,我们才能一念之间往生西方净土。一念心含摄了四圣法界,我们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念心造作了六凡法界,我们就轮回生死,不得出离。


四、念的力量和走向。念的力量就是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所传授的念佛三昧的方法,需要达到“理一心”和“事一心”两重理论的高度,如母子相忆,心心相连,形影不分,永不断离,这样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五、“作意”的用功方法。主要是针对何如修证念佛圆通章而开讲的。法师讲,修行有成就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入心、住心、出心。从入心到出心是心的细化过程,心只有变的越来越细,修行也就越有觉悟的高度。念佛圆通章用功的细化,就是从入心到出心需要经过五个层次的观察: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从染净心作意,就找到了修行的要门,也就截断了生死流,得到了念佛三昧。


六、熏习的力量和转化。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心识转化的过程。要想念佛净化我们的心念,就需要注意心识的转化原理。法师首先介绍了八识和心,接着讲了心识转化原理包括了三个部分:前五识是心粗略的转化,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心细致的转化,也是用功的关键。熏习力量的转化,主要在第八识,只要控制了第八识的种子,也就净化了心念。法师举了一个“苏东坡和虱子”的故事,进行了形象的说明。


七、心的转化方式。念佛圆通章里讲到了,大势至菩萨是因念佛而成就,大势至菩萨是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而证佛果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修行方法,那就是心的转化,转化第七识里面的贪嗔痴是修行的第一步。第二步转化第六识意识的分别。第三步转化第八识的种子。第四步转化前五识的行为。最后法师进行了总结,说明念佛和修行,就要如同大势至菩萨一样,如荷花一般有大势力,出离五浊恶世,建立自我、自他、自己与世界三重对话。希望大家牢记破山海明祖师的一句话:图未就之功不如守已成之业,悔过往之愆不如防将来之非,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之不易,当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之辛酸。最后祝愿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吉祥!


花 絮


法会现场庄严殊胜


法师精彩开示


门外听众站立认真聆听开示   有序排队虔诚念佛


社会大众共沾法喜


 法师、功德主及莲友大众一心念佛


广大社会善信喜闻法音 前往大佛寺聆听法师精彩开示


绕弥陀


跑西方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